close

下班后我們幾個朋友約了聚餐,地點就定在單位對面的菜館。雖然不用講虛假排場,但吃什么還是不敷衍的。遵循“N+1”的點菜原則,每人必須去前臺的展示柜前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菜,“路邊荊煨伏雞”就這樣進入我的視線。黃色的雞湯里有雞肉若隱若現,明明隔著一層保鮮膜,我好像也聞到了那熟悉的香味。 起伏吃雞,不管是起頭伏,還是二伏、三伏,這是長沙人的習慣,至少在我們家是從來如此。我至今還記得我媽用老姜炒雞煮酒時,會把我們幾個小孩子叫到灶臺邊,口中念念有詞:“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然后讓大家使勁地吸幾口氤氳的香氣,說是祛寒的。我媽的這套理論從來就沒被質疑過,我們也很配合她的指令,現在想來應該歸功于鍋中的美味吧。 我小的那個時候肉是要憑票購買的,所以為了給正在長個子的小孩子們補充營養,我媽通常在春天里就會想辦法搞一窩雞仔回家,應該有十來只吧,放養幾個月,從起伏的時候開吃:頭伏、二伏,好像還有末伏吧,我沒認真查過歷書。再加上中秋節、春節這樣的大日子,春天里的那窩雞仔基本就“仙化”成了我們小孩子生長的“催化劑”。 起伏吃雞(土雞 )真的是一件奢侈的事,從前是喂大一窩雞仔不容易,現在是買到一只正宗土雞不容易。在長沙開飯店敢以“老姜炒土雞”為招牌菜就有蠻吸引眼球了,前幾年星沙遠大路上就有家飯店是以這道菜聞名遐邇的。我們單位的培訓學校正好在那附近,有人說請客基本都會去那家店。雖然我現在都想不起店名了,但唇齒間的美好仍然可以慢慢回味。 還有更牛氣的店家,干脆把“老姜炒土雞”做了飯店招牌,應該半數以上的長沙人都記得吧?沒進去吃過想必也是看見過的,就在桔園小區附近的南二環線北邊。我第一次進店是沖著招牌去的,試過了才曉得這里的“老姜炒土雞”真有我記憶里的味道,那個夏天我和90后女兒就成了店里的常客,她正長個頭急需補充“催化劑”呢。 說到起伏吃雞,如果說“老姜炒雞”是我記憶里的基本版,那這“路邊荊煨伏雞”就有如升級版。更可笑的是我第二天打開筆記本電腦想敲下這個標題時,居然記不全這有點拗口的菜名,只好打電話向飯店里的前臺小姐求助。路邊荊的藥用價值我是大致清楚的,在暑熱一路走高的夏天可起去濕強身的作用。只是原以為伏雞就是普通的土雞,前臺小姐認真地幫我糾正了——伏雞是土雞中的叫雞。她還說自頭伏以來,這道菜就成了店里的大熱門,每天要賣出四五十份呢。我掰著手指頭想了想,這顧客中只怕有半數以上是想借著這份美食翻動下記憶里那份老姜炒雞的味道吧。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86dq3j98 的頭像
    a86dq3j98

    李明天好服務推薦

    a86dq3j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